乳山喜饼
乳山喜饼,是独有风味的面食,名闻山东。“抬新娘,送新娘,俯首弄眉理红妆。揭开喜盒相大礼,首饰果饼一箩筐。”这首民谣,反映的是传统婚庆的场景。随着时代的变迁,旧时婚俗多已消失,但结婚时制作并分发“果饼”的习俗却沿袭至今。果饼,在乳山又叫喜饼。
乳山喜饼,呈规则的圆形,直径14~16厘米,厚度4厘米左右,用小麦粉、鸡蛋、花生油和白糖精制而成,不加一滴水,不加任何添加剂,以口感酥软、香甜,外观大方、体面,且经济、营养,保存时间长而远近闻名。据考证,在乳山周边地区,同为结婚时分发给亲朋好友的“喜饼”,西面的海阳是用面粉做成炸果,状如凤凰、金鱼等,虽栩栩如生,但冷却后易变得干硬;北面的牟平则是把面粉做成很小的“抓果”,此类面食自是不能当饭吃,只可作零食;东面的文登、荣成等地,也有“喜饼”,但文登喜饼要比乳山喜饼小很多,荣成“喜饼”的个头更是小得像桃酥,并且很油腻,不松软。全国其他地方,也没有与乳山喜饼类似的。
乳山喜饼好吃,其做法也很讲究。常做喜饼的人都会有经验:十斤面粉,二斤半白糖,一斤六两纯正花生油,四斤鸡蛋,可烙制40余个喜饼。乳山喜饼的制作过程大致如下:
首先把适量酵母泡在少许温水中,化开,成糊状。水的温度,以感觉不烫舌尖为宜。然后把鸡蛋打到盆里,与花生油、白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在一起。当然,鸡蛋多一点更好。但油和糖多了却不好,会使做出的饼不酥软。混合在一起的材料用筷子用力不断搅动至均匀,然后加入溶好的酵母水和少量面粉,打成“面酵”,等待发酵。这个过程一定不能加水。当面酵表面“冒泡”时,表明面酵已“开”,此时把面粉添加进去,并揉揣成均匀的一大块面团,再次发酵。此次发酵时间不长,面团外观上胀大、面里充满气泡就算发酵成功了。
其次把发酵好的面团稍加揉揣,分成许多等重的小块,再揉,直至表面平整,有筋道,然后用特制的小擀杖擀成饼,要留有一定厚度。擀好的饼还需最后一次发酵。观察饼的表面开始变薄就可以了,有人形容此时饼的表面像小孩的脸皮一样细腻,薄如蝉翼。烙饼要用平底锅,锅表面要涂上花生油,以文火为宜,烙时要轻拿轻放,以免手指戳碎了饼面,并要勤翻动,避免烙糊。当饼的侧面开始发黄时,可用手指肚轻轻按压一下再立即松开,若压下去的地方接着弹回来,那么,金黄悦目、香甜可口的喜饼就算烙制成功了。
乳山的风俗习惯里,喜饼最早是用于婚嫁喜事中,而且多为女方家准备,因此也常被称作“媳妇饼”。现在,男、女双方都会制作几百甚至上千个喜饼,在办喜事期间分给亲朋好友、邻居街坊品尝。还有一种大的喜饼,直径常在30厘米以上,叫做“囤底”,一般是被切成扇形小块,分给前来参加婚礼的至亲好友。“囤”是盛放粮食的器具,用它来命名喜饼,一是表明其大,二是代表圆满,三是寓意家有“余粮”,人有“余福”,日子过得好。正因有如此意义,所以主人在制作“囤底”时就更费尽了心思,材料用得更多、更好;参加婚礼的人,也都盼着能分得一块“囤底”。一次婚礼,一般要制作8个大“囤底”。
随着时代的变化,喜饼的用途越来越广。逢年过节,过生日,生小孩,走亲戚,甚至是子女升学、到外地上班,都往往会烙喜饼,分发给亲友,并留一些自家享用。20世纪80年代之后,乳山喜饼的制作逐渐走向商品化、市场化,并涌现出孔氏喜饼等著名品牌。现在,城里人办喜事,多是到商家订做喜饼,既省时省力,又能保证质量。即使不办喜事,不少乳山人也喜欢购买喜饼作日常食品。另外,现在威海、烟台、东营、济南等地,都有制作销售“乳山喜饼”的,虽然其口味称不上完全正宗,但也顾客盈门,购者络绎不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