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广东省
>
广州市特产
广州市美食小吃,舌尖上的广州市
酥皮鸡蛋挞
蛋挞,英文叫custard tart,custard是一种用牛奶鸡蛋和糖做成的冻,中国人称其为蛋,tart则取其音。这种蛋挞早在中世纪就出现了,不过看上去跟现在的蛋挞会很不一样。按照现在的做法,皮会很…
胭脂红番石榴
胭脂红番石榴,本地群众称之为鸡屎果,该品种色泽鲜红,果肉厚,爽脆嫩滑,营养丰富,是以鲜食为主,深受广大群众欢迎的水果品种。胭脂红番石榴在石楼镇种植已有30多年历史,主要集中在茭塘和胜洲村。该品种适应性…
广州白切鸡
是粤菜鸡肴中最普通的一种,属于浸鸡类。以其制作简单,刚熟不烂,不加配料而保持原味为特点。做法是:用1公斤以下的本地鸡,洗净后在微沸水中浸约15分钟,其间将鸡提出两次,然后在水中冷却,表皮干后拌以熟花生…
大石腐乳
色泽金黄,肉质嫩滑,味道醇香,营养丰富,风味独特,含多种有益于人体的氨基酸,是上乘的烹调佐料,也可直接下饭,其制作工艺已有百多年历史,是番禺著名的特产( 番禺)产于大石乡。创始于清初。产品甘香、幼…
松子鱼
深受欧洲客人喜爱的“松子鱼”,是由北方名菜“松鼠鱼”改造而来。选用鲩鱼的脊肉作原料,特别松脆甘香,醒胃可口。松鼠鱼形如松鼠,而松子鱼则状似松子,故而命名,同时也适应欧洲人忌鼠的习俗。松子鱼的做法:一、…
银记豉油皇牛肠
银记豉油皇牛肠银记豉油皇牛肠是由解放初期的吴银师傅所创,她得名师传授,用精制大米磨成米浆,蒸制成拉肠粉,用新鲜牛肉配以姜计、白酒、生抽、生油、麻油、味粉、糖、盐、胡椒粉等调料作馅,再浇上特级生油、猪油…
西关三星大包
西关三星大包往时的“西关三星大包”,只是店家用卖剩的叉烧、肥肉、菜梗等“下等料”作馅,包皮特别大,每只足有4两重,苦工们吃了既顶肚子又能下酒,因而成为穷苦大众的至爱。现在的三星大包,仍然是以面种和面粉…
及第粥
相传在明朝,广州西关有一个叫伦文叙的小男孩,由于家里贫困,七岁便出来卖菜。他从小就喜欢吟诗作对,在菜市里还不时有人缠着他吟诗。有一天,他挑着半担菜路过丛桂路一间粥铺时,饿得肚子咕咕直叫,但又没钱买。店…
从化三华李
从化三华李,是从化的第二大宗水果。它适应性强,易种易管,生长快,结果早,一般定植后3年就能结果,5年开始进入丰产期,平均亩产在1500-2500公斤之间,丰产稳产。建国后,我市大面积种植三华李,使…
南信双皮奶
南信双皮奶南信双皮奶是闻名暇尔的,关于双皮奶有这样一个传说:旧时有一人将头天卖剩的奶搁置一旁,摊冻后发现面上结了一层奶皮,他觉得有趣,第二天又在上面倒上一层奶,就这样“双皮奶”出世了。这当然只是一个传…
横沥甜玉米
根据多年种植经验,横沥镇农民发现台湾“华珍”品种最适合当地种植。该品种表现生长势强,高抗大小斑病和茎腐病,丝黑穗病和弯孢霉叶斑病,高感灰斑病、纹枯病和穗腐病。易受玉米螟危害,种皮薄,食用品质好,市场效…
七一西芹
七一西芹灵山镇七一村在八十年代初开始试种西芹,多年来重视良种引进工作,并不断探索种植模式,提高种植技术。种植面积不断扩大,并普遍采用遮阳网覆盖栽培,提早种植季节,取得了较好经济效益,是当地农民增收致富…
龙虎斗
中文名称: 龙虎斗 又名: 龙虎凤烩 简介 “龙虎斗”又名“龙虎凤烩”,是闻名中外的广东传统名菜。 传说这道菜的创始人是清朝同治年间的江孔殷。他在北京做官,曾品尝过各种…
广州烧乳猪
烧乳猪曾获国家商业部产品评比“金鼎奖”而得名,是宴席上名贵的粤菜佳肴。烧乳猪的技艺已1400多年历史,乳猪色泽金黄,芝麻般的气泡均匀密布,入口则化。特点:色泽红润,光滑如镜,皮脆肉嫩,香而不腻。制作原…
从化荔枝干
从化荔枝干…
走遍广州市
广东省特产
番禺特产
增城特产
黄埔区特产
荔湾区特产
越秀区特产
从化特产
天河区特产
海珠区特产
南沙区特产
白云区特产
花都区特产
广州市美食小吃
广州市十大特产
广州市全部特产
广州市地理标志产品
广州市旅游景点
广州市十大景点
广州市地名网
广州市名人
广州市民俗文化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