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北京市特产
北京市特产介绍第13页
爆肚冯
爆肚冯是北京著名小吃开创于清光绪年间,是百年老字号了,如今第三代、第四代冯氏传人已将“爆肚冯”发扬光大,分店很多,吃的人也络绎不绝。清光绪年间“爆肚冯”由山东陵县人冯立山创业于北京后门巧经营爆肚。清光…
北京炒肝
北京炒肝是北京特色风味小吃。具有汤汁油亮酱红,肝香肠肥,味浓不腻,稀而不澥的特色。北京炒肝历史悠久,是由宋代民间食品“熬肝”和“炒肺”发展而来,清朝同治年间,会仙居以不勾芡方法制售,当时京城曾流传“炒…
白水羊头
白水羊头是北京小吃中的精品,它是羊头用白水煮熟切片,撒上椒盐的一种吃食。色白洁净,肉片薄而大,脆嫩清鲜,醇香不腻,佐餐下酒皆宜。北京过去卖白水羊头肉的很多,但最出名的是宣武区前门外廊房二条推车摆摊的马…
羊眼包子
相传清代康熙皇帝曾食用过羊眼包子,故而出名。此物因其个头小似羊眼,所以人称羊眼包子。别看包子小,但馅料多样,深受人们喜欢。羊眼儿包子是回民饮食中的佳品。相传,清朝康熙皇帝,曾乔装打扮到前门外,品尝回民…
北京清酱肉
北京清酱肉与金华火腿、广东腊肉并称为中国三大名肉,是我国传统食品,北京著名特产。这种肉制品创制于明代,至今已有400多年的历史。原料配方:猪肉50千克、细盐2.5~4千克、-25克、花椒50克、大料5…
银丝卷
银丝卷以制作精细、面内包以银丝缕缕而闻名。除蒸食以外还可入炉烤至金黄色,也有一番风味。经常作为宴会点心。银丝卷色泽洁白,入口柔和香甜,软绵油润,余味无穷。为北京丰泽园饭店的著名小吃。…
五福寿桃
五福寿桃为清宫面点之一。有民间寿桃和清官五福寿桃两种。其中九十九个小桃,外包一个大桃,以示“长命百岁”。大寿桃上围绕“寿”字,并用五只蝙蝠作为装饰,含“吉祥五福”之意。此外寿桃还会装饰龙凤图样以示“龙…
豆面酥糖
豆面酥糖是北京风味食品,已经有100多年的历史。豆面酥糖是采用颗粒饱满的黄豆,经炒熟以后磨粉,和白糖、芝麻、桂花等为原料制成,酥脆香甜、色泽淡黄、风味独特。其工艺和黑芝麻酥糖相同,豆面酥糖具有大豆的芳…
酸梅汤
酸梅汤是老北京传统的消暑饮料,在炎热的季节,多数人家会买乌梅来自行熬制(也有用杨梅代替乌梅),里边放点白糖去酸,冰镇后饮用。酸梅汤的原料是乌梅、山楂、桂花、甘草、冰糖这几种材料。《本草纲目》说:“梅实…
白汤杂碎
白汤杂碎为京华清真传统名菜,极受老北京人欢迎。具有肉质软烂浓香,汤色洁白,酸辣咸香味全的特色。以前多在立秋后供应,重要原料为羊肚、羊肺、羊肠、羊心、羊头肉等,白汤杂碎口味独到风味突出,成为现今很常见的…
平谷鲜桃
地域范围 平谷县山区半山区(大桃主产区)的大桃以及全区17个乡镇高效科技园区的设施桃生产基地 平谷大桃久负盛名,作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其具有种植面积大、品种多、上市时间长、出口量多等特点。经过多年的…
门头沟京西白蜜
特定品质 唐《食疗本草》对白蜜如此描述。晋朝陶洪景撰写《肘后备急方》时亦提及白蜜作为中药的重要原料,能治诸多疾病。且古语言:“家养白蜜为上,木蜜次之,崖蜜更次。” 文化典故 自古至今,地处北京西部…
京都小排骨
话说第一次看到“京都排骨”这道菜时,俺还一度疑惑是否是日本菜呢,因为“京都”二字,就立马让俺联系到京都议定书袅.... 当然,最后还是弄明白了,是咱北京菜,这“京都”是咱自己的“京都”,哈哈。 …
葡萄常
1894年阴历10月,光绪皇帝在颐和园为慈禧做六十大寿,慈禧到颐和园大戏楼准备看戏时,突然发现有一株葡萄,果实累累,晶莹剔透。时值阴历l0月,北京已进入冬季,慈禧见到这么鲜灵的葡萄,不禁赏心悦目,馋涎…
北京面人
面人也称面塑,是一种制作简单但艺术性很高的民间工艺品。它先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再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21目,捏面艺人根据所需,用这些面团在手中几经…
走遍北京市
东城区特产
西城区特产
朝阳区特产
延庆区特产
海淀区特产
怀柔区特产
顺义区特产
丰台区特产
房山区特产
门头沟区特产
平谷区特产
密云区特产
通州区特产
石景山区特产
昌平区特产
大兴区特产
北京市美食小吃
北京市老字号
北京市十大特产
北京市全部特产
北京市地理标志产品
北京市旅游景点
北京市十大景点
北京市地名网
北京市名人
北京市民俗文化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