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特产介绍第2页
长乐灰鹅
长乐灰鹅是福建省地方水禽品种之一,已有500多年的历史,它具有适应强、耐粗饲、饲料报酬高、生长快、肉质鲜嫩、肉味鲜美可口,具有滋补保健作用,辅助治疗神经衰弱、头晕等疾病。当地人用鹅蛋治疗头晕、头痛。由…
溪源明笋
溪源明笋具有色泽光洁如黄金、笋干扁平、脑小节密、肉质嫩、复水性好、口感爽脆、气味醇香的特点。总膳食纤维含量:≥55.0%,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5.0%,不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50.0%。溪源明笋地…
福建百香果
福建百香果椭圆形或卵圆形,果皮色泽紫红,表皮着色均匀光亮,密布浅色小点;果肉橙黄色或黄色;口感酸甜适中,汁多味浓,香气浓郁。福建百香果富含氨基酸、维生素等,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4.5%,总酸≧2.5%…
武平簸箕粄
簸箕粄,算得上是武平的美食代表。有游记记载:“与闽赣两省接壤的闽西武平县,县城很小,才3万多人。在宁静古老的小街上发现这个城里,卖簸箕粄的小吃店竟有100多家。如按人口计算,每300多武平城关人就拥有…
武平黄粄
“黄粄祭灶,新年来到。”在武平许多人儿时的记忆中,只要到了腊月,就有了嫩滑爽口的黄粄吃,那种滋味至今还萦绕在唇齿间。黄粄的制作原料为梗米粉。将“鱼骨树”的枝杈、叶子烧成灰,用开水淋灰,纱布滤去灰烬,再…
高埔茶
有没有一种茶曾看过明清小说、历经革命战火?当然……是有,它就是高埔茶。高埔茶始于清朝初期,以其特有的品质闻名于闽粤赣地区,清朝初期被列为朝廷贡品。“高埔茶”基地位于武平民主相公寨(888m)山脚之高埔…
武平芙蓉李
武平县境内李栽培历史悠久,清·康熙三十八年《武平县志》已有关于李的记载。武平芙蓉李成熟期早,果大,品质优。一般成熟期7月中下旬,果实近圆形,缝合线明显,果粉厚,完熟果皮紫红,果肉深红,肉质细嫩脆爽,汁…
屏南李
“屏南李”种植历史悠久,据记载已有近300年历史,是屏南县农业支柱产业,目前产量2.7万吨,产值达1.35亿元销往广东、浙江等全国各地,市场前景广阔。“屏南李”果大,平均单果重100g左右,果实近圆形…
平潭鲍鱼
平潭鲍鱼贝壳坚实,呈稍扁卵圆形。壳顶较为凸起,壳面有不规则的环状皱褶。呼吸孔3-6个;足部肥厚,吸附力强;肉质呈淡黄色,富有弹性,口感脆嫩,味道鲜美独特。平潭鲍鱼养殖历史悠久,鲍鱼历来被称为“海味珍品…
福鼎栀子花
福鼎特殊的地理气候条件和优越的自然生态环境,孕育出“浑身上下都是宝”的黄栀子,其花其果皆可入药。近年来,福鼎聚焦栀子从花到果全产业链利用开发,成立栀子产业发展领导小组,研究 扶持栀子产业发展的若干措施…
平潭坛紫菜
一.产品介绍平潭坛紫菜藻体细长、色泽鲜亮,干制后色泽黝黑光亮,藻香浓郁,口感脆嫩、鲜甜。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1)水文情况:平潭综合实验区年平均海水表层温度为19.4-20.1℃,海域海水水…
莆田花蛤
一.产品介绍莆田花蛤贝壳薄,呈长卵圆形。壳顶稍突出,于背缘靠前方微向前弯曲。放射肋细密,位于前、后部的较粗大,与同心生长轮脉交织成布纹状。贝壳表面的颜色、花纹变化极大,有棕色、深褐色、密集褐色或赤褐色…
福州金鱼
一.产品介绍福州金鱼品种繁多,体壮色艳,尤其以福州培育的中国兰寿金鱼(福州兰寿)为特色的蛋种金鱼,体型圆硕,弓背,头瘤发达,尾柄粗壮,尾鳍上翘,花色多样,色彩艳丽,雍容华贵,成为国际高端金鱼的代表之一…
永福高山茶
一.产品介绍永福高山茶属台式乌龙茶,外形条索紧卷圆结,呈球型或半球型,色泽翠润;内质汤色蜜绿黄亮,香气浓郁幽长,滋味醇厚鲜爽,喉韵甘甜,叶底芽叶连枝完整,柔软明亮,叶缘锯齿呈红点状。产品独具“花果香、…
浦城豆腐丸
浦城豆腐丸是浦城特有的风味小吃之一,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制作工艺代代相传,如今还有很多小吃摊会做。豆腐丸的加工方法:将适量的盐放入较嫩的豆腐中,置于钵内捣烂成酱,尔后裹以精猪肉粒,用汤匙一粒一粒地舀在面…
走遍福建省
漳州市特产
泉州市特产
福州市特产
南平市特产
宁德市特产
三明市特产
龙岩市特产
莆田市特产
厦门市特产
福建省美食小吃
福建省老字号
福建省十大特产
福建省全部特产
福建省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省旅游景点
福建省十大景点
福建省地名网
福建省名人
福建省民俗文化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