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福建省特产
福建省特产介绍第4页
平和水面
水面是闽南平和、云霄一带特色小吃,平和水面在漳州众多面食中更是独具风味。其手工面条自然爽口,汤水清澈,香味浓郁。搭配五香、筵肠,更是香味诱人,世上绝无仅有。在平和县城及乡镇街区,你随便都可以找到水面店…
小溪白皮饼
小溪白皮饼是闽南独特的传统手工糕点,由一定比例的精粉、香油、白砂糖混制烘烤成薄薄的外皮,内料由麦芽糖、精粉、白砂糖、盐等熬制而成。外皮白而内熟,用手工操作,其饼皮一层紧扣一层,层次错落有致,咬上一口,…
芦溪红酒
芦溪红酒历史悠久。平和人说起酒,就一定要提起芦溪红酒。据传600多年前,出生于书香门第子弟叶正寿开发芦溪时,根据芦溪山高水冷、天寒地冻特殊条件和生产生活的需要,大力推广和提高中原地区以米酿酒的工艺。每…
长泰手抓面
手抓面是闽南独有食谱之一,以其乡土特色而驰名。虽然它鲜少在殿堂宴席上出现,但由于口味独特、方便随意,在乡间亦颇为风行,很受群众喜爱。长泰的手抓面更是别具风味。先说这称呼。手抓面,顾名思义,即用手抓着吃…
长泰酱油
长泰酱油生产历史悠久。“健将”牌黄豆酱油是闽南地区的传统名产,它采用纯正东北黄豆为原料,天然晒露酿造工艺进行生产。选用优质的大豆经过浸泡、蒸煮、接种、制曲、落缸酱醅发酵、淋油、高温瞬时杀菌、沉淀、过滤…
马巷贡糖
马巷古有“贡糖、香饼、烧炸枣”三宝。贡糖现称花生酥,俗称“豆仁夫”。贡糖顾名思义,制作时把花生仁炒熟,去膜、去臭粒,用一根圆木棍,长约一尺左右,末尾留一把柄,工人用圆木棍放于一厚木板上使劲把花生仁捣碎…
紫菜排骨汤
农历九、十月产自敖东镇东洋的头水菜(第一水紫菜),价钱80-90元。熬出真正紫色的排骨汤,更不用放任何调料,味道鲜美,紫菜入口即化。…
鲍鱼排骨汤
鲍鱼是一种抗癌食品。平潭鲍鱼更是优等品,配上香菇,排骨熬成汤,可谓大补。…
平潭海蛎饼
海蛎饼以沿海所产海鲜海蛎为主要原料,味道鲜美。各地做法不同。平潭人大多把蛎饼当做早点下粥小菜。…
八珍炒糕
采用精白薯粉搅成糊状,放入油锅煸炒,再加入虾仁、咸肉丁、蟹肉、蟹黄、酥花生片、鱼丁、黄花菜、葱花等佐料及调味品,经温火搅炒成胶状即成,色晶莹有似玛瑙,爽滑嫩软,清香可口。怎一个美味了得!…
平潭油羮
平潭人称它“油羮”,用地瓜和地瓜粉做皮,内包豆沙或砂糖八果馅,状如水饺,入锅油炸,呈金黄色,即成天香可口的美食,入口香甜,别有风味…
九层米果
九层米果“九层米果”是大田县的地方风味小吃。它是以精质米浆拌油煎葱蒜蒸制而成。每层米浆蒸成后再下一层米浆,连续9次,共9层,故称“九层米果”。其表层蒙有细碎韭菜,色泽鲜艳,由表及里,层层可分。米果厚2…
尤溪锅边糊
锅边糊“五弟公”锅边糊,是尤溪县历史已久的地方著名传统风味小吃。“五弟公”正名毛聿全,尤溪县城关人,其祖上以经营锅边糊店为生。毛聿全自幼跟父亲学得一手加工锅边糊的好手艺,并对传统加工方法加以改进。“五…
尤溪油卷
油卷系尤溪县传统风味小吃,酥香可口,深为当地群众所喜爱。制作方法:以面粉、猪肉、豆腐、豆酱、葱为原料,面粉加少许精盐、清水和成面团,置盆中用湿布盖好备用;五花猪肉去皮切丁,加酱油、豆腐、盐、味精、花椒…
宁化伊府面
伊府面,是宁化县清代书法家伊秉绶在扬州任知府时所创。做法:将蛋去壳打匀,拌入面粉,用凉水和好揉匀,制成扁薄面条,用开水煮七成熟,捞起、使凉,放入锅中热油内炸后捞出,然后在锅底内放油,将切好的肉丝、笋丝…
走遍福建省
漳州市特产
泉州市特产
福州市特产
南平市特产
宁德市特产
三明市特产
龙岩市特产
莆田市特产
厦门市特产
福建省美食小吃
福建省老字号
福建省十大特产
福建省全部特产
福建省地理标志产品
福建省旅游景点
福建省十大景点
福建省地名网
福建省名人
福建省民俗文化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