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甘肃省
>
甘南州特产
甘南州特产介绍第3页
舟曲凉粉
凉粉流行于中国各地,为夏季风味食品,品种繁多,佐料独特,风味各异。全国各地的做法迥异,吃法也是各不相同。以前农村人做凉粉多用荞麦粉,做出来的凉粉柔软滑爽,通过把磨制好的荞麦颗粒浸泡—磨浆—过滤-沉淀等…
杂面疙瘩
杂面疙瘩,也就是杂面面条,是舟曲人爱吃的杂粮面食之一,因为舟曲土话“疙瘩”二字,老是让第一次到舟曲的外地人以为是杂粮小面团、小疙瘩之类的东西,而看过吃上一顿后才恍然大悟,哦,原来是手擀的杂粮面条啊。杂…
舟曲稠饭
舟曲稠饭有时候也叫散饭、搅团。是很早之前农村生活困难的时候,老百姓能做出来、能吃得起的杂粮吃食,也算是主食。舟曲的中老年人爱吃稠饭,一来是中国人一直以来的朴素传统,二来是老人们难以割舍的青春记忆。但是…
舟曲酿皮
酿皮这一小吃,对我们而言并不陌生,在中国不同的地方,酿皮有着不同的名称,甘肃、宁夏一带称为“酿皮”,南方则称为“凉皮”。而在小城舟曲,独特的口音,使得酿(niang)字口音话成(rang)。其实无论哪…
玛曲唐卡
唐卡是用纸、布、羊皮或丝绸作底,用彩绸镶边装裱而成的卷轴画。唐卡始出于公元7世纪上半叶,在明代才大量使用。唐卡画的内容包罗万象,有佛像、人物、说法图,佛经故事、社会历史、生活习俗,天文历算,藏医藏药,…
首曲灌肠
有肉肠和血肠两种。肉肠是用剁碎的牛羊心、肺、肾、肝等内脏加拌切碎的蒜苗、食盐、花椒粉搅匀,灌入洗干净的大肠;血肠是将剁碎的肉放在血液中,加上食盐、花椒粉搅匀,灌入细肠内,然后均以清水煮熟食用。灌肠味道…
首曲藏獒
珍贵犬种首曲藏獒:首曲藏獒是藏族群众在高寒生态环境中,长期选育和保存下来的珍贵牧养大型犬种,它对青藏高原寒冷的气候,严酷的自然环境适应力强。具有五千年的生存发展史,是我国乃至世界唯一被保存下来的原始珍…
甘南糌粑
甘南糌粑 糌粑是将炒熟的青稞用手磨加工成面粉,吃时加上酥油、干奶酪和茶水,在碗里用手拌匀,捏成团状食品。糌粑易于保存,便于携带,吃法简单,味香耐饥。不管走到什么地方,只要有水就可以吃上喷香可口的糌粑…
刀什哈
刀什哈 即“石炙肉”。先将石头在篝火中烧红,然后将羊宰杀后取出羊胃翻洗干净,再将羊肉剔骨切碎,和烧红的石头一起装入羊肚,扎紧羊肚两头。由于羊肉在肚内受热煮沸,羊肚逐渐膨胀,此刻用刀尖或其他利器轻轻戳…
甘南青稞酒
【甘肃特产•甘南青稞酒】藏族人民酿制青稞酒已有悠久的历史。青稞酒藏语称“纳然”或者叫做“羌”,是用青藏高原出产的一种主要粮食——青稞制成的。它是藏民族最喜欢喝的酒,逢年过节、结婚、生孩子、…
玛曲酥酪糕
藏族饮食文化具有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公元一世纪前后西藏就已经开发灌溉农田,并开始将牧地和农田合为一片,这些农田和牧地为王室和平民提供了丰富的糌粑和酥油。此后湖盐的发现和茶叶、瓷碗从中原的引进,…
迭部蕨麻猪
迭部蕨麻猪,又称迭部藏猪、迭部藏香猪,因采食一种名为蕨麻(人参果)的植物而得名,是迭部藏族先民由野猪驯化而来,主产区位于迭部县境内海拔2000米至4000米之间的高山峡谷地带。是一种体型矮小的古老猪种…
迭部蕨麻猪肉
迭部蕨麻猪肉迭部蕨麻猪肉以生长在迭部县 境内的,放养为主、圈养为辅的,不添加任何工业饲料和生长素的纯种迭部蕨麻猪为肉源。其肉质紧密,脂肪少,瘦肉多,皮薄肉鲜不油腻,肌膜和结缔组织少,口感细嫩。其脂肪…
舟曲从岭藏鸡
舟曲从岭藏鸡生长于海拔1200—2900米,以草尖、草籽、虫子和其他杂物为食,成年公鸡体重1.5—2.0公斤,成年母鸡体重1—1.1公斤,母鸡年产蛋70—100枚,单枚蛋重30—35克;体型较长而低矮…
甘南牦牛奶粉
甘南牦牛奶粉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现辖行政区域《甘南藏族自治州人民政府关于划定甘南牦牛奶粉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的请示》州政发〔2016〕97号甘肃省地方标准:《甘南牦牛奶粉》(草案)…
走遍甘南州
甘肃省特产
舟曲县特产
碌曲县特产
临潭县特产
玛曲县特产
夏河县特产
迭部县特产
卓尼县特产
合作市特产
甘南州美食小吃
甘南州十大特产
甘南州全部特产
甘南州地理标志产品
甘南州旅游景点
甘南州十大景点
甘南州地名网
甘南州名人
甘南州民俗文化
[上一页]
[第1页]
[2]
[3]
[4]
[5]
[6]
[最后一页]
[下一页]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