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湖南省
湖南渔鼓

湖南渔鼓

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渔鼓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湖南渔鼓,又称“道情”或“渔鼓道情”,是湖南省的主要曲种之一。

湖南渔鼓唱词曲式结构灵活多变,衬词、衬腔应用广泛,表演时主要靠艺人即兴演唱临场发挥,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代表剧目有《百人赞》《劝世文》《江湖礼义》等。

湖南渔鼓的演出方式有很多种,一般情况下短的唱段有特定的唱本,长篇唱段反而没有固定唱本。表演时主要靠艺人即兴演唱临场发挥,需要表演者对唱本中的人物及故事情节有独到理解,只有这样的演出,才能使表演的艺术效果不断地升华和强化。

湖南渔鼓唱腔体现了鲜明的地方特色。南岳衡山佛教和道教音乐深刻影响了湖南渔鼓的音乐特点。经过多年的演变、融合和加工,它的形成随着演出内容的变化不断形成了散板、正腔等多种唱腔,唱腔纯美,对唱和伴唱也成为了演唱的形式。

在乐器使用方面,渔鼓和简板是湖南渔鼓的伴奏乐器,若音乐元素复杂时还会用到小铙。

湖南渔鼓曲式结构灵活多变,衬词、衬腔的广泛应用。全篇唱词有多种分法,有七字句和十字句,在七字句中一节四句,十字句上下反复。唱词分为开场诗、正词、锁口三个部分;由于衬词、衬腔的广泛运用,不仅能突出语言特色和地方风格,而且对承前启后,情绪的转换,曲式结构的扩充与平衡等等,均起到很大作用。

音乐主要为徵调式。湖南的民间音乐的形成、发展、变化,不管是山歌、田歌、劳动号子、还是小调,均是以徵调式占绝对优势。湖南渔鼓也就自然而然地选择了“徵”音为主音。因此,老百姓听后才会感到亲切,才会感到朗朗上口。

湖南渔鼓的传统曲目有《百人赞》《劝世文》《江湖礼义》《武松打店》《娘教女》《红花山》《蒙杯茶》《陶澎访江南》《二度梅》《天宝图》《四下河南》《访苏州》《粉妆楼》《梁山伯与祝英台》《乌金记》《桃花岭》《七剑女侠》《双拜寿》《玉印记》等几十部。

2014年07月16日,湖南省申报的“湖南渔鼓”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编号Ⅴ-124。

推荐湖南省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小吃也感兴趣:
湖南省导航

下一篇:湖北小吃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