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江苏省 > 常州市 > 钟楼区
加蟹小笼包

加蟹小笼包

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加蟹小笼包为常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

常州加蟹小笼包原来称为加蟹馒头。除了加蟹小笼包有一点“包子”的概念,常州人一般都把包子和馒头统统叫做“馒头。”这本身就是常州饮食文化的特色。据常州府志记载,常州加蟹小笼包产生于清朝道光年间,由常州小河沿浮桥南堍的万华茶楼首创。

岁月更迭,进入清末民初,经师徒传承,常州加蟹小笼包成为迎桂茶社(后更名为迎桂馒头店)的品牌食品。迎桂馒头店因其注重加蟹小笼包的质量而使其闻名遐迩,深受市民的喜爱和青睐。在此同时,马复兴面馆、德泰恒菜馆的加蟹小笼包亦美誉度极高。

常州加蟹小笼包是极富常州地区特色的传统风味小吃。它具有皮薄透明、卤汁丰富、蟹香扑鼻、肥而不腻、汁水浓郁、肉馅鲜嫩的特点,是常州市十大名点之一,2006年入选《中国名菜大典·江苏卷》。

常州加蟹小笼包其实是一种灌汤包,它的独到之处,一在皮胚,二在馅料,三在皮冻。首先做皮坯的面粉必须是半发粉,即刚刚发起尚未完全发足的嫩发粉,这样方能保证面皮既紧实、富有韧性又具有通透感。至于半发的度,大多只有经验丰富的大师傅可以掌握。一两面粉做六张皮,大小、厚薄都有讲究,使整笼包子大小一致,呈淡粉白色。 馅料以猪肉为主,再加以蟹肉、蟹黄调制。不加味精,靠糖、姜、葱、料酒、盐提鲜,比例有严格的规定。最后的关键是皮冻。小笼包的肉馅中是不打芡汁的,而是用的皮冻,将制好的皮冻与肉馅包在一起,经笼一蒸,胶冻融化,形成美味的汤汁。故而在常州民间有一句吃小笼包的顺口溜:“轻轻提,慢慢移;先开窗,后喝汤。”这形象地阐明了小笼包的基本特征和吃法要领。

加蟹小笼包生成初始,装蒸用的是中笼,每笼放32只,由于数量多,要装盘上桌,这样装盘过程略显麻烦。为食用方便,迎桂馒头店改用小笼装蒸,每笼10只,蒸熟后连笼一起上桌。后来,随着生活条件的提高,人们的食量日渐变小,小笼装蒸,每笼6只,可谓个态精巧,晶莹剔透,别具一格。

常州加蟹小笼包蟹油金黄闪亮,汁水鲜美,皮薄爽口,馅心嫩滑,配以香醋、姜丝佐食,其味更佳。每年中秋节前后鲜蟹上市的时候,广大市民兴致大发,情趣盎然,吃加蟹小笼包这一风味小吃,成为常州地区一道独特的风景。

推荐钟楼区更多特产
你可能对下列包也感兴趣:
钟楼区导航

下一篇:炒米

返回电脑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