涪陵榨菜
榨菜渊源:在涪陵满山遍野到处可见到一种奇特的绿色或紫红色叶的蔬菜植物,当地人称之为"包包菜"、"疙瘩菜"或"青菜头"。因为它茎部有膨大凸起的乳状组织,显得奇形怪状。有的象圆球,有的象羊角,有的更象是小胖儿童的脸,平滑光亮特别可爱。在1936年,我国著名的园艺家毛宗良及1942年农学家曾勉和李曙轩教授,按国际惯例给"青菜头"作过拉丁文命名。毛的命名是: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satsai Mao,其意为"芸苔属种菜变种--青菜头"。曾、李的命名为:Brassica juncea coss var tnmida Tsen et lee。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经农业科学工作者的科研分析,在系统地对芥菜进行科学分类的基础上,正式确定"青菜头"的植物学名称为"茎瘤芥(Var tnmida Tsen et lee),拉丁文命名的沿用早年曾、李教授的命名形式(缩写)。茎瘤芥在植物分类上的定位为:"双子叶植物纲,十字花科,芸苔属,芥菜种叶芥亚种,大叶芥变种的变种。它最初由野生芥菜经漫长的历史时期进化而来。目前,尚无任何科学依据证实这种植物始于何时何地。是否为涪陵所独有,这给涪陵大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一.产品介绍
涪陵榨菜有全形、丝、片、丁、粒、酱状等;金黄色,表面发亮有光泽;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适中、咸味较淡;质地脆嫩。
二.自然生态环境和人文历史因素
2.1 土壤地质:涪陵榨菜生产区域地处川东弧形褶皱带与川南黔北南北构造带相接触的过渡地区。区内多为河谷、丘陵,低山、平坝、台地等。土壤为灰棕紫泥土、红棕紫泥土、矿子黄泥土、黄色石灰土为主。土质较肥沃,土层内富含多种微量元素,为涪陵榨菜原料—茎瘤芥的生长提供了优良的物质基础。 2.2 水文情况:涪陵榨菜生产区域内水系较发达。长、乌两江流经本区的东西、南北,在城区汇合并东流至重庆市丰都县境内。直接汇入长江的一级支流有35条,直接汇入乌江的一级支流有10条。 2.3 气候情况:涪陵榨菜生产区域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热量充足,降水丰沛,季风突出。气候四季特点为:春早,常有“倒春寒”;夏长,炎热,旱涝交错,伏旱频繁;秋短,凉爽而多秋雨;冬迟,无严寒,雨水少,常有冬干。涪陵榨菜生产区域秋季气温较高,一般在旬平均气温15℃以上,有利于茎瘤芥播种后出苗生长。冬季旬平均气温在6~12℃左右,有利于茎瘤芥瘤茎膨大和营养物质的累积。初春时节,茎瘤芥收获时,少雨、多风,有利于瘤茎风脱水加工工艺完成。晚春气温升高、多雨,利于茎瘤芥抽薹开花和种籽结实,这种高—低—高“马鞍型”的气候是涪陵有利于茎瘤芥生长、加工的特殊气候条件。同时,涪陵榨菜生产区域常年全年平均气温18.1℃,无霜期317天,日照1248小时,年均降水量1072毫米。
地域范围
涪陵榨菜农产品地理标志地域保护范围包括重庆市涪陵区马鞍街道、李渡街道、江北街道、荔枝街道、江东街道、龙桥街道、白涛街道、百胜镇、珍溪镇、南沱镇、清溪镇、焦石镇、马武镇、蔺市镇、新妙镇、石沱镇、义和镇、龙潭镇、青羊镇、罗云乡、大顺乡、同乐乡、增福乡等23个乡镇(街道)。地理坐标为:东经106°56′~107°43′,北纬29°21′~30°01′。东至焦石镇白鸡堡,西至增福乡大茶园,南至同乐乡金家店,北至百胜镇红墙院。保护规模53000公顷,年产量60万吨。
产品品质特性特征
4.1 外在感官特征 涪陵榨菜有全形、丝、片、丁、粒、酱状等;金黄色,表面发亮有光泽;香气浓郁无异味;口感适中、咸味较淡;质地脆嫩。 4.2 内在品质指标 含盐量(以氯化钠计)≤3~10%;含水量≤75~92%;总酸≤10g/kg;蛋白质≥0.6g/100g;钙≥260mg/kg。 4.3 质量安全要求 卫生指标应符合GB2714的规定,听装、瓶装方便榨菜应符合GB11671的规定。食品添加剂的质量符合相应标准和规定。